新闻中心
News

游戏业绩预告现“惊雷”:20家巨亏超百亿仅2家逆势盈利破10亿im电竞平台
当各大厂牌还在AI赛道跑马圈地时,一份30家上市游戏公司的业绩预告却撕开了行业华丽外衣——2024年游戏行业企业过得并不如意。
过去一年,30家上市游戏公司近7成陷入亏损泥潭,其中,超半数上演着业绩“变脸”的戏码。而这究竟是企业偶然阵痛还是经营巨变的预警信息?
近期,陀螺君梳理上市游戏公司的业绩预告发现,高额的商誉、激烈的市场竞争、过高的研发投入与营销费用正在吞噬游戏厂商的利润。其中,“商誉减值”为2024年游戏厂商业绩“暴雷”的重要因素。
截止2月11日,至少有30家上市游戏公司预告了2024年业绩,其中20家预亏,占比66.7%。
预亏的游戏公司中,又有12家,即超过一半的公司系由盈转亏。其中,多家游戏公司主动进行业绩“瘦身”,宣布计提商誉减值、资产减值、坏账准备。
ST惠程、星辉娱乐、富春股份预计2024年亏损过亿,净利润同比变动超过1000%。
其中,ST惠程预计净利润变动幅度最大,2024年该公司预计亏损1.3亿元至1.8亿元,同比变动率-9586%至-6953%。
亏损的原因主要是ST惠程收缩游戏业务致2024年无高毛利的联营游戏收入以及充电桩、光伏风电业务的低收益高投入。
同时,该公司对2024年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进行全额计提商誉减值。目前,ST惠程正处于剥离游戏业务,转型光伏风电业务的“阵痛期”。
2024年度,星辉娱乐预亏3.9亿元至5.6亿元,富春股份预亏0.9亿元至1.4亿元,这两家厂商均在游戏业务收入下滑,推广和研发费用增长的同时,计提资产减值。
与之类似,游族网络、拓维信息、完美世界、盛天网络2024年业绩均“由盈转亏”,原因同样是游戏收入下降叠加商誉减值、资产减值。
游族网络2024年有多款游戏在国内外上线》《绯色回响》《Ever Chest》《三国云梦录》等,较高的游戏推广支出致利润承压,加上该公司计提非经常性损失预计约1.2亿元至2.4亿元,减值准备金预计约0.4亿元至0.8亿元,致使期内预亏2亿元至4亿元。
在计提的商誉减值方面,盛天网络、完美世界所涉及的金额更高。期内,盛天网络计提商誉减值金额超过2亿元,完美世界计提超过10亿元。
业绩预告显示,盛天网络旗下全资子公司天戏互娱对《剑与骑士团》等4款游戏在2024年末的预付分成款以及《零域幻想》等3款在2024年末的游戏资产进计提了减值准备,使得利润明显下滑。
无独有偶,完美世界关停《《完美新世界《(Perfect New World)》《灵笼》《代号Lucking》《代号新世界》等多款在研游戏,缩减了《一拳超人:世界》《乖离性百万亚瑟王:环》等游戏的团队规模与市场投入。
加上投资损失的2.6亿元至3亿元。2024年完美世界预亏11亿元至13亿元,一年亏掉了近三年的扣非净利润。
不过,在业绩预告中,完美世界透露,2024年12月上线的新端游《诛仙世界》表现不错,公司正在积极调整战略方向,加强内部管理,提升运营效率。同时,积极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,如电竞、元宇宙等新兴领域。
相较于完美世界,昆仑万维亏损更多,期内昆仑万维预亏13.9亿元至19.9亿元。这一业绩与前一年度盈利12.58亿元形成强烈对比。
造成这一反差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:AI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以及投资收益的显著下滑。首先,昆仑万维在AI大模型、AI短剧、AI游戏等多个前沿领域取得了进展,但这背后伴随着高额的短期成本支出。
特别是在AI技术的研发、部署与维护上,需要持续且庞大的资金支持,且由于技术创新的回报周期较长,导致了短期内成本的激增。据昆仑万维财报显示,为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并保持竞争优势,公司前三季度的研发费用已达到11.44亿元,同比增长84.47%。
其次,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,昆仑万维投资组合中的金融资产价值发生了大幅波动,对公司整体财务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。据业绩公告,仅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和投资亏损一项,昆仑万维就遭受了约11亿元的损失。
当然,也有例外。冰川网络、中青宝利润下滑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、自研推广费用投入过大或新游的延期上线%;后者预亏0.35 亿元至 0.5 亿元,同比下降 9.1% 至 36.4%。
冰川网络三季报显示,前三季度公司的营销费用为19.11亿元,同比增长36.23%。
公司数款游戏处于测试、新上线运营阶段,尚未达到盈利平衡,但本期亏损较上期已有收窄。
2024年已公布业绩预告的30家厂商中,有10家预盈,其中有5家预盈且增速上升,2家扭亏为盈,3家预盈且增速下降。
IGG 预计2024年净利润大增700%至5.8亿港元(约5.44亿元人民币),世纪华通预计期内净利润增长205.32%至338.89%,达到16亿元至23亿元。
《无尽冬日》及《Whiteout Survival》创造了该品类游戏的流水新高。
实丰文化的游戏收入均突破千万元,游戏业务占比从原先只占总营收不足1%增长至接近20%,单2024年上半年的游戏收入就顶得上2023年全年。